2005年2月28日,星期一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二版:时政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建清水河道供廉租住房设惠民医院
10件“民心工程”造福浙江百姓
本报记者 陈晓青

  本报讯 “坚持以人为本,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,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多地享受改革发展带来大的成果。”在昨天开幕的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,吕祖善省长代表省政府向全省人民承诺,今年要为群众办好10件实事。
  在今年的《政府工作报告》中,大量的词汇涉及到为群众办实事的内容,“民心工程”成为本次会议的亮点。
  省政府要为群众办好的第一件实事就是,在全省实行免征农业税,下山异地脱贫5万人,开展为我省失地农民、欠发达地区农民和转产转业渔民进城务工提供廉租住房试点。第二件实事,是帮助30万名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,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55万人。第三件实事,是确保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养老保险、基本医疗保险应保尽保,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“即征即保”,困难家庭子女可免费接受基础教育。第四件实事,是在全省11个市各确定一所公立医疗机构作为惠民医院,为生活困难群众提供基本医疗优惠服务。第五件实事,是投产电力装机容量500万千瓦,缓解电力紧张状况;改善110万人饮水条件,完成“万里清水河道”建设2000公里。另外,政府还承诺,将对环境污染、拖欠建设领域民工工资、安全生产事故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整改措施;力争通过三年努力,全省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趋势基本得到控制,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基本得到解决,在全国率先全面建成县以上城市污水、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,率先建成环境质量和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网络;全面加强以农村为重点的基础教育,力争通过三年努力,使农村所有适龄儿童少年都能接受15年良好教育。
  记者在采访中听到,很多人大代表把《政府工作报告》提到的“十件实事”称之为民心工程。代表们纷纷对政府提出解决涉及“三农”、教育、环保等方面的社会问题提了热忱的建议。
  谢康春代表说,“三农”问题一直是党和政府关注的重点问题,今年政府将在全省实行免征农业税,这个举措很实,建议政府进一步研究怎样扶持“三农”的具体举措。蒋坤庭代表也建议,被征地农民在劳动力安置、征地补偿等方面,要取消现有的限制,要将“应保尽保”落到实处。
  楼茂园代表说,《政府工作报告》对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提到的两个“率先”,是他十分感兴趣的。他建议由省政府出面,成立钱塘江管委会,统筹管理钱塘江水域的环境问题。谢康春代表也提到兰江、衢江水污染问题也应引起政府重视。
  沈金荣代表说,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增加。引进人才就要安置住房,而浙江目前的住房安置成本过高。为此,他建议政府应推出“人才房”,招贤纳士。
  胡祖光代表说,如果政府按照所承诺的在教育方面的努力去落实的话,那三年之后我省的教育事业将达到发达国家水平。